艳妇乳肉豪妇荡乳AV无码福利,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三人成全免费观看电视剧高清,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

首頁
 
武漢市洪山區團結大道1018號14棟
027-86737290
430070

普法欄目

最高法發布十個生態環境保護典型案例

點擊:時間:2019-03-04
        3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十個人民法院生態環境保護典型案例。“河北19人偷挖管道非法排污致人死亡案”等倍受輿論關注的案件入選。《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到,此次發布的十個典型案例側重于生態環境保護,涉及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大氣、水、土壤污染等突出環境問題,加強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重點區域的生態環境治理,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與建設美麗鄉村,推動企業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實現保障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與促進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生態修復相協調。

  最高法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王旭光介紹說,這十個典型案例類型包括私益訴訟、公益訴訟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涉及刑事、民事、行政三種責任形式,對于統一環境資源案件裁判標準,完善審理規則,發揮司法的評價指引和政策形成功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對于非法處置危險廢物犯罪嚴懲重罰

  【基本案情】2015年2月,被告人董傳橋等人租用停車場地挖設隱蔽排污管道,連接到河北省蠡縣城市下水管網,將2816.84萬噸廢堿液排放至下水管網。2015年5月16日、17日,被告人石玉國等人經暗道排放100余噸廢堿液至城市下水管網,18日上午,又將30余噸廢鹽酸排放至暗道。當日下午1時許,停車場及周邊下水道大量廢水外溢,并產生大量硫化氫氣體,致停車場西側經營飯店的被害人李強被熏倒,經搶救無效死亡。

  【裁判結果】河北省蠡縣人民法院一審認為,涉案廢堿液、廢鹽酸均被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屬危險廢物。被告人董傳橋等違反國家規定,非法處置、排放有毒物質,嚴重污染環境。其行為均已構成污染環境罪。董傳橋等人非法排放廢堿液,婁賀等人非法排放廢鹽酸,均對李強硫化氫中毒死亡這一結果的發生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應對李強的死亡結果承擔刑事責任。根據各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情節和社會危害性,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人董傳橋等犯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至二年不等,并處罰金。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對一審刑事判決部分予以維持。

  【典型意義】本案中,被告人董傳橋等19人分別違法排放的廢酸與廢堿產生化學反應,致人死亡,后果特別嚴重。人民法院全面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充分發揮環境資源刑事審判的懲治和教育功能,結合各被告人犯罪事實、情節和社會危害性,依法認定提供、運輸、排放、傾倒、處置等環節各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從重判處刑罰。本案的審理和判決對于斬斷危險廢物非法經營地下產業鏈條、震懾潛在的污染者具有典型意義。

    破解城市化工業化進程中的“鄰避”困境

  【基本案情】光大常高新環保能源(常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大公司)擬在江蘇省常州市投資興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BOT項目,先后向江蘇省環境保護廳報送材料,申請環境評價許可。江蘇省環保廳經審查作出同意的《批復》。德科公司作為案涉項目附近經營化妝品添加劑制造的已停產企業,不服該《批復》,向環保部申請行政復議。環保部維持了《批復》。

  【裁判結果】進入司法程序后,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一、二審均駁回了德科公司的請求。最高人民法院再審認為,德科公司并非案涉項目廠界周圍的環境敏感保護目標,且當時處于停產狀態,依法裁定駁回德科公司的再審申請。

  【典型意義】本案的審理對于如何依法破解“鄰避”困境提供了解決路徑。即對于此類具有公共利益性質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履行信息公開義務,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應嚴格履行監管職責,充分保障公眾參與權,盡可能防止或者減輕項目對周圍生態環境的影響;當地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則應依照法律規定行使公眾參與權、維護自身合法環境權益。

    實現環境公益訴訟的預防和修復功能

  【基本案情】秦皇島方圓包裝玻璃有限公司因未取得排污許可證,玻璃窯爐超標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氣污染物并拒不改正等行為,被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環境保護局分4次罰款共計1289萬元。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提起訴訟后,方圓公司繳納行政罰款共計1281萬元,隨后,加快脫硝脫硫除塵改造提升進程,通過環保驗收并取得排污許可證。環保部環境規劃院環境風險與損害鑒定評估研究中心接受一審法院委托,按照虛擬治理成本法,將方圓公司自行政處罰認定損害發生之日至環保達標之日造成的環境損害數額評估為154.96萬元。

  【裁判結果】河北省秦皇島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方圓公司賠償損失154.96萬元,分三期支付至秦皇島市專項資金賬戶,用于該地區的環境修復;在全國性媒體上刊登致歉聲明;向綠發會支付因本案支出的合理費用3萬元。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維持一審判決。

  【典型意義】本案系京津冀地區受理的首例大氣污染公益訴訟案。本案受理后,方圓公司積極繳納行政罰款,主動升級改造環保設施,成為該地區首家實現大氣污染治理環保設備“開二備一”的企業,實現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預防和修復功能,同時還起到了推動企業積極承擔生態環境保護社會責任以及采用綠色生產方式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社會導向。

  【基本案情】仲興年于江蘇省沭陽縣七處地點盜伐林木444棵,立木蓄積122余立方米。其中,在沭陽縣林地保護利用規劃范圍內盜伐楊樹合計253棵。沭陽縣人民法院以盜伐林木罪判處仲興年有期徒刑七年六個月,并處罰金3萬元,追繳違法所得2.4萬元。2017年9月29日,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民檢察院向沭陽縣農業委員會發送檢察建議,督促沭陽農委對仲興年盜伐林木行為依法處理,確保受侵害林業生態得以恢復。沭陽農委于2017年10月16日、12月15日兩次電話反映該委無權對仲興年履行行政職責,未就仲興年盜伐林木行為進行行政處理,涉案地點林地生態環境未得到恢復。2018年3月27日,沭陽農委僅在盜伐地點補植白蠟樹苗180棵。

  【裁判結果】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確認沭陽農委不履行林業監督管理法定職責的行為違法,應依法對仲興年作出責令補種盜伐253棵楊樹10倍樹木的行政處理決定。

  【典型意義】這起案件明確了當事人因同一污染環境、破壞生態行為需承擔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時,行政機關不能以行為人已經受到刑事處罰為由,怠于對違法行為人追究行政責任,致使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受損害狀態持續存在。
 

關閉
?
  • 
    
  • <menuitem id="p0igm"></menuitem>
  • <tt id="p0igm"></tt>
    <tt id="p0igm"><tfoot id="p0igm"></tfoot></tt>
    <fieldset id="p0igm"></fieldset>
  • <samp id="p0igm"><dd id="p0igm"><label id="p0igm"></label></dd></samp><samp id="p0igm"><rt id="p0igm"><input id="p0igm"></input></rt></s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