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涉外媒體、網絡達人關注“四水共治”
媒體采訪團關注“四水共治” 武漢市排水能力將升五成
原標題:中央涉外媒體、網絡達人關注“四水共治”
我市排水能力即將提升五成獲贊
昨日上午,中央涉外媒體、網絡達人一行十余人的采訪團參觀和考察我市“四水共治”重點工程,當得知本月內我市即將新增490立方米/秒的排水能力時,采訪團成員紛紛表示肯定。據悉,新投用的一批項目將改善南湖地區、青山地區和武漢火車站及其周邊等我市多個片區的排水條件。
本次來漢的中央涉外媒體有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國際電視臺、中國日報、新華社、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新社和中國網等,網絡達人們則是長期活躍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上。
采訪團一行首先來到青山臨江大道海綿城市改造工程項目。碧水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我市首段“海綿”道路,長約300米。道路邊有明顯下凹的花壇,雨水可經過雨水口流入花壇內側的沉淀池,其中雜質和淤泥在此沉淀和過濾,雨水則繼續下滲。如遇暴雨,花壇內的雨水還可以通過溢流井進入市政管網中。
江南泵站是我市排水“特一號”工程,位于武金堤路以東、草市路以北、武鋼江南燃氣以西的圍合區域。市城投集團有關負責人說,該泵站共有17臺水泵,總抽排能力達到了150立方米/秒。目前,泵站內17臺水泵的電機已全部安裝完畢并同步調試,泵站最晚將于本月30日具備應急抽排條件。在東湖港綜合整治工程現場,海綿城市建設公司相關技術人員說,東楊港是連接楊春湖和東湖港的一條重要港渠,東湖港則是連通東湖和青山港并最終通往長江的一條水道。兩港原先均有成形的渠道,但寬度有限,且淤積較為嚴重,尤其是東湖港,最窄處僅有十多米寬。目前,東湖港和東楊港均已通水,提升了武漢火車站及其周邊地區的排漬安全系數。
當聽說5月底之前我市將有14項排水工程可投入使用、排水能力將因此提升五成的時候,采訪團成員表示,武漢“四水共治”力度大,建設者們付出了巨大心血,令人嘆服。他們表示,將如實反映在漢的所見所聞所感,讓更多人了解、獲知武漢這座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